排水样血性大便,通常表现为大便呈稀水样且混有血液,可能伴随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感觉。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 频繁便意与急迫感:肠道受刺激,会频繁产生便意,有必须马上排便的急迫感,难以忍耐。比如患痢疾时,肠道炎症刺激肠壁感受器,就会导致这种情况。
- 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次数明显增多。食物中毒、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肠道黏膜受损,分泌功能紊乱,水分吸收障碍,就会出现排水样便,严重时一天可达十几次甚至更多。
- 腹痛:多为腹部绞痛或隐痛。像肠系膜缺血,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肠管痉挛,产生绞痛;溃疡性结肠炎,炎症累及肠壁各层,出现隐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
- 里急后重:感觉排便不尽,即便刚排完便,仍有便意,且肛门坠胀。痢疾患者常见这种症状,是因为直肠炎症刺激导致。
- 虚弱与乏力:持续排水样血性大便,会造成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引发虚弱、乏力感,严重时影响正常活动。
若出现排水样血性大便,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