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起,我国农村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主要进行了以下调整:
一、缴费标准调整
-
个人缴费与财政补贴同步增长
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380元/年增长至400元,增长20元;国家财政补贴由350元/年增加至380元,增长30元,总筹资标准达到1080-1090元/年。
- 例如:某地最低缴费标准为400元,补贴670元,总筹资1070元。
-
地区差异与动态调整
缴费标准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调整,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二、保障范围与待遇提升
-
药品目录扩展
新增74种肿瘤靶向药和80多种罕见病用药纳入报销范围,降低“天价药”负担。
-
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强化
-
大病保险最高顶付线提高,门诊慢特病报销比例提升,减轻贫困群体医疗费用压力。
-
25个原脱贫攻坚任务省份新增8622.8万人参保资助,三重制度累计惠及2.18亿农村低收入人口。
-
-
门诊费用跨省结算优化
门诊(含普通门诊、慢特病、药店购药)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同比增长90.18%,住院费用跨省结算增长27.37%。
三、其他政策举措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进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改革,鼓励医疗机构控费提效。
-
乡村医疗服务提升
加大对乡镇医疗机构投入,提高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完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总结
2024年8月1日农村医保通过提高缴费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强化救助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