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共有 56个民族 ,具体构成如下:
一、民族总数与构成
-
总民族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青海省包含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 55个少数民族 ,汉族为主体民族,占比94.72%。
-
少数民族特点
-
人口规模 :藏族(137.5万)、回族(83.4万)、土族(20.4万)、撒拉族(10.7万)、蒙古族(9.98万)为人口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
-
独特性 :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省所独有。
-
二、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
主要聚居区域
-
藏族:集中在玉树、海南、黄南、果洛、玉树、海西等牧区,西宁及海东县也有散居。
-
回族:以化隆、门源、大通、民和等自治县为核心聚居地,农村以农业为主,城镇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
-
蒙古族:主要分布于黄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等地。
-
-
人口动态
截至2019年,青海省常住人口607.82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比5.28%,较1996年增长4.59万人。
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
语言文字 :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保留本民族语言文字,撒拉族无文字。
-
宗教信仰 :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回族信奉伊斯兰教,蒙古族多信奉藏传佛教。
-
经济活动 :以畜牧业、农业为主,部分民族从事商业、手工业等。
四、少数民族数量争议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56个民族”可能包含汉族,但根据权威部门统计,青海省官方认定的少数民族为 55个 ,汉族不计入少数民族范畴。若需包含汉族,则全省人口需按“56个民族”计算,但少数民族比例将低于50%。
五、少数民族权益保障
青海省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保护文化遗产等措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