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ITI种植体分为亲水型和非亲水型,两者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对比如下:
一、表面处理技术
-
亲水型 :采用SLActive(活性亲水SLA)技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生产,植体表面能快速吸附蛋白质,促进骨结合。
-
非亲水型 :通过SLA颗粒喷砂和酸蚀处理,表面形成氧化层,具有疏水性,需2-3个月代谢氧化层后才能骨结合。
二、骨愈合周期
-
亲水型 :骨结合速度更快,通常3-4周完成骨愈合,整体治疗周期缩短1-2个月。
-
非亲水型 :需6-8周才能与骨结合,治疗周期较长。
三、适应症范围
-
亲水型 :适用范围更广,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特殊疾病患者,以及即刻种植、牙周病修复等复杂病例。
-
非亲水型 :更适合牙槽骨质量良好的患者,如单颗牙缺失、常规种植体修复。
四、价格差异
-
亲水型 :单颗价格约14,000-18,000元起,性价比较高。
-
非亲水型 :单颗价格约10,000-13,800元起,性价比更高。
五、长期稳定性
-
亲水型 :初期稳定性强,软组织封闭功能可防止细菌侵入和骨吸收,5年后成活率接近100%。
-
非亲水型 :长期稳定性略逊,金属合金表面易氧化腐蚀,5年后成功率约80%。
六、术后反应
-
亲水型 :术后炎症反应较小,并发症风险低。
-
非亲水型 :需更长时间恢复,术后可能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
总结建议
选择亲水型还是非亲水型种植体,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权衡:
-
优先亲水型 :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患者,或需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失败风险的情况。
-
考虑非亲水型 :牙槽骨条件良好、预算有限,或对长期稳定性要求较高(但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