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并未取消,国家医保局已多次辟谣相关不实信息。 根据最新政策,个人账户制度仍保留且功能优化,核心亮点包括:个人账户归属权不变、在职职工缴费仍全额划入、退休人员划入政策延续,同时通过门诊共济改革提升保障水平。以下是具体解析:
-
政策明确保留个人账户
国家医保局强调,改革后个人账户的3项核心规则保持不变:历史结余和新划入资金仍归个人所有,可继承或用于家属医疗支出;在职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继续全额划入账户;退休人员个人账户资金仍由统筹基金定额划入。2023年数据显示,门诊统筹已惠及超11亿人次,证明改革成效显著。 -
账户功能与使用范围扩展
2025年起,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共济,可用于近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等)的居民医保缴费及医疗费用结算。目前全国9省份31个统筹区已试点跨省使用,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多地同步下调职工医保费率(如厦门单位费率降至6.5%),减轻缴费负担。 -
门诊保障水平提升
以北京为例,2023年起取消职工医保门诊报销2万元封顶线,2万元以上部分在职报销60%、退休报销80%。大病保障起付线降低至30404元,高额医疗费用“二次报销”比例最高达70%,进一步强化共济功能。
提示:医保政策会随改革动态调整,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最新信息,避免轻信网络传言。个人账户的优化旨在平衡权益与公平,参保人可充分利用扩展功能减轻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