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社保(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交满15年后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具体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如下:
一、养老金构成
-
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 $$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text{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text{缴费年限} \times 1%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例如上海最高1490元/月,天津约103-200元/月。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等于全省平均工资乘以个人平均缴费指数(通常为1)。
-
-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个人账户储存额}}{\text{计发月数}}
$$-
个人账户储存额 :包含个人缴费、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及利息,例如天津某档次缴费者每月约492.2元。
-
计发月数 :根据退休年龄确定,例如60岁退休为139个月。
-
二、示例计算
以天津为例,若某人选择每年4800元缴费档次(含200元补贴),缴费15年,2024年60岁退休:
-
基础养老金 : $$
\frac{9016 + 9016 \times 0.6}{2} \times 15 \times 1% = 1081.9 \text{元}
$$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
4751 \times 8% \times 12 \times 15 \div 139 = 492.2 \text{元}
$$ -
合计 :
$$
1081.9 + 492.2 = 1574.1 \text{元/月}
$$
三、影响因素
-
地区差异 :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各地政府制定,一线城市较高(如上海1490元/月),中小城市普遍较低(如天津103-200元/月)。
-
缴费基数与指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与缴费基数及指数相关,缴费越高、指数越高,养老金越高。
-
计发基数调整 :基础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平均工资调整,可能影响退休后实际领取金额。
四、注意事项
-
若累计缴费不足15年,需继续缴费至满15年,或转入新型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
养老金计算涉及政策调整(如社平工资涨幅、计发月数变化),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获取最新数据。
以上内容综合了政策规定与实际案例,具体金额需结合个人参保地及缴费情况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