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发(1930—2000)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奠基人,被誉为“酱香之父”。他通过科学归纳茅台酒的三种典型酒体(酱香、窖底香、醇甜),首次确立酱香型白酒标准,并推动全国白酒香型分类体系的形成。其勾兑技术革新使茅台酒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成为现代白酒工业的重要里程碑。
- 从学徒到宗师:12岁进入茅台镇酿酒作坊,1952年成为国营茅台酒厂首批技术骨干,1956年升任副厂长。师从酿酒大师郑义兴,将传统工艺与科学方法结合,奠定技术突破基础。
- 三大典型体的发现:1963年带领科研小组尝评200多种酒样,最终提炼出酱香、窖底、醇甜三种酒体,1965年通过《我们是如何勾酒的》论文公开发布成果,首次定义“酱香型白酒”,结束传统勾兑依赖经验的历史。
- 行业影响与传承:研究成果被全国白酒行业采纳,衍生出酱香、浓香、清香等五大香型分类。其弟子季克良、嫡女李明英等延续技艺,推动酱酒文化传播与技术迭代。
- 荣誉与纪念: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贵州省科技进步奖,2002年茅台酒厂为其塑像,永久陈列于中国酒文化城,被誉为“茅台史上划时代的工匠”。
李兴发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方法论至今影响着中国白酒产业,其“正心酿好酒”的匠心理念仍是行业标杆。想深入了解酱香工艺,可关注传统酿造技艺的现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