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28种脉象是诊断疾病的核心依据,通过脉搏的形态、速率、力度等特征,可精准判断表里、寒热、虚实等病证。其中,浮脉主表证,轻按即得;沉脉主里证,需重按感知;迟脉与数脉分别对应寒证与热证;滑脉如盘走珠提示痰湿或实热,涩脉如刀刮竹则反映气血瘀滞。掌握这些脉象特征,能辅助中医辨证施治。
-
基础脉象分类
- 表里定位:浮脉(轻取即得)多见于感冒等表证,沉脉(重按始得)提示内脏病变。
- 寒热辨症:迟脉(一息不足四至)为寒证,数脉(一息五至以上)属热证。
- 虚实判断:虚脉(按之空虚)主气血不足,实脉(举按有力)为邪气盛实。
-
特殊脉象解析
- 滑脉与涩脉:滑脉流畅如珠,常见于痰饮或孕妇;涩脉艰涩不畅,多因血瘀或精亏。
- 弦脉与紧脉:弦脉端直如琴弦,主肝胆病或疼痛;紧脉绷急如绳索,多见于寒邪或剧痛。
- 洪脉与细脉:洪脉宽大汹涌,提示热盛;细脉如线微弱,反映气血两虚。
-
危重脉象警示
- 散脉、代脉、疾脉等提示元气将脱或脏腑衰败,如散脉浮乱无根为濒危征兆,代脉止有定数多属心脏重症。
脉诊需结合症状与舌象综合分析,单一脉象仅作参考。普通人了解脉象可增强健康意识,但具体诊断仍需专业中医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