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中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脉经》 ,由西晋时期医学家王叔和(名熙,山西高平人)编纂,成书于公元280年左右。
详细说明:
-
《脉经》的地位
《脉经》是中医脉学领域的奠基之作,系统阐述了脉理、寸口脉法(三部九候)及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脉学发展影响深远。
-
作者背景
王叔和,字叔和,西晋时期医学家,曾任太医令,后因避难迁居襄阳。他博学多才,精通方脉与养生之道,其《脉经》被《名医传》誉为“穷研方脉,精意诊切”。
-
历史评价
《脉经》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并称“中医三大经典”。
《脉经》作为中国脉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其学术价值与历史地位均得到权威文献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