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后未报警但送伤者去医院仍可能构成逃逸,需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必须履行保护现场、抢救伤员、立即报警三项法定义务,仅送医未报警且擅自离开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逃逸,面临罚款、扣分、吊销驾照甚至刑事责任。以下是关键要点分析:
-
法律明确义务
无论事故严重程度,驾驶人必须第一时间报警并配合调查。即使送医,未报案或未留下联系方式即离开,属于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符合逃逸的构成要件。例如,山东高法2024年判例中,驾驶人送医后关机离开,最终被认定为逃逸并处罚款2000元、记12分。 -
逃逸的严重后果
- 行政处罚:罚款200-2000元、扣12分、吊销驾照(终生禁驾);
- 民事赔偿:需全额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保险公司可能拒赔商业险;
- 刑事责任:若事故致人重伤或死亡,逃逸将加重刑罚,刑期可达3-7年。
-
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责任
送医体现人道关怀,但未报警会阻碍责任认定,增加伤者维权难度。法律要求驾驶人全程参与事故处理,包括配合取证、协商赔偿等,擅自离开可能被视为对伤者权益的二次侵害。 -
正确处理流程
事故后应同步完成三项动作:拨打120救助伤者、保护现场并报警、配合交警调查。若因急救需移动现场,需标记位置并留存证据。
总结:交通事故后任何逃避行为都可能加重后果。即使送医,未报警即离开仍属违法,务必遵循法定程序,既保障伤者权益,也避免自身陷入更大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