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回当地报销需要完成备案、保留医疗费用票据并提交相关材料,具体流程和所需材料如下:
一、备案手续
-
线上备案(推荐)
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办理,选择参保地与就医地,确认备案类型(长期或临时),并绑定医保码。备案成功后,6个月内可免重复备案。
-
线下备案
到参保地医保局或街道办事处医保中心办理,填写备案申请表,提交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
二、医疗费用票据要求
-
住院费用
-
住院发票原件及费用清单原件
-
出院小结或诊断证明
-
-
门诊费用
- 医药机构收费票据、门诊病历、处方底方及明细
三、报销材料清单
-
必备材料
-
身份证或户口簿
-
基础医疗保障卡(社保卡)
-
相关银行卡(存折)
-
-
补充材料
-
就医地医院出具的转诊证明(如需转院)
-
居住证或务工证明(非本地户籍人员)
-
四、报销流程
-
直接结算
- 完成备案后,就医地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符合比例支付。
-
手工报销
- 出院后60日内,携带材料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提交报销申请,审核通过后款项打入指定银行账户。
五、注意事项
-
报销比例
- 通常为可报金额的60%,个人自负40%,具体比例因地区而异。
-
时间限制
- 手续需在出院后60日内办理,逾期可能影响报销。
-
异地就医确认
- 部分地区要求办理异地就医确认手续后方可在异地定点医院就医。
建议办理前通过参保地医保部门官网或电话确认最新政策,材料要求可能因地区政策调整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