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状阴影最常见的原因是肺水肿,尤其是心源性肺水肿。这种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通常由双侧肺门区对称分布的阴影构成,形似蝴蝶翅膀,医学上称为"蝙蝠翼征"或"蝴蝶征"。关键机制是心脏功能异常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入肺泡间隔,在X光或CT上呈现典型改变。以下是具体成因分析:
-
心源性肺水肿
左心衰竭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内液体外渗至肺间质和肺泡。早期表现为肺门血管纹理增粗,随着渗出增加,双侧中内带出现融合的磨玻璃影,而外周肺野相对清晰,形成鲜明对比。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非心源性肺水肿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但通常伴随更广泛的实变影。病因包括严重感染、创伤或吸入性损伤,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入肺泡形成透明膜。 -
特殊感染性肺炎
某些病原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可呈现双肺门浸润影,但多伴有囊性病变或网格状改变。病毒性肺炎(如流感肺炎)重症阶段也可能出现类似分布。 -
罕见病因鉴别
需排除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等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肺泡内磷脂蛋白沉积,CT可见"铺路石征";还需注意尿毒症肺水肿、高原性肺水肿等特殊情况。
发现蝴蝶状阴影需优先评估心脏功能(如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同时结合病史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中毒或肾功能异常。及时针对原发病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处理可能快速进展为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