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的三种基本模式如下:
一、现收现付制
-
定义与运作方式
现收现付制是指以当前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来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种模式通过社保基金池实现“以支定收”,即用在职人员的缴费直接覆盖退休人员的待遇。
-
特点
-
风险共担 :养老金水平与缴费人数和缴费率相关,存在人口老龄化风险时可能引发支付压力。
-
非储蓄性 :不强调个人账户积累,养老金发放与个人缴费历史无直接关联。
-
-
我国实施情况
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均采用现收现付制,同时企业年金(第二支柱)部分实行基金积累制。
二、完全积累制
-
定义与运作方式
完全积累制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比例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由专业基金进行投资运营,退休后按账户积累金额发放养老金。
-
特点
-
权利与义务绑定 :养老金待遇与个人账户积累直接相关,缴费越多、投资收益越高。
-
抗风险能力强 :通过长期资金积累,可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长期风险。
-
-
国际典型模式
-
国家统筹型 :如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完全由雇主和雇员缴费,无需财政补贴。
-
个人储蓄型 :如美国的401(k)计划,由个人自主选择投资渠道。
-
三、部分积累制
-
定义与运作方式
部分积累制结合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特点,既保留当期缴费支付当期支出的功能,又为未来养老储备资金。例如,我国企业年金采用此模式。
-
特点
-
灵活性 :在满足基本支付需求的留出部分资金进行投资增值。
-
多层次保障 :既依赖公共基金,又补充个人账户,形成多层次养老体系。
-
总结
三种模式各有优劣:现收现付制成本低但抗风险能力弱;完全积累制保障性强但需较高的缴费水平;部分积累制则介于两者之间,兼顾公平性与可持续性。我国目前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并逐步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