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石征是克罗恩病的一种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通常通过钡剂灌肠或内镜检查发现。其特点是肠道黏膜皱襞紊乱,形似鹅卵石,提示肠道存在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病变。
1. 病因与症状
卵石征主要见于克罗恩病,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胃肠道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克罗恩病常累及小肠和结肠,导致肠壁增厚、溃疡形成,进而引发肠道狭窄或梗阻等症状。
2. 诊断方法
卵石征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钡剂灌肠或消化道内镜检查。在钡剂灌肠下,肠道黏膜呈现粗乱、充盈缺损的鹅卵石样表现;而在内镜下,可观察到肠道黏膜岛和星状溃疡等特征性改变。
3. 治疗方法
卵石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 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炎症,改善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 手术治疗:对于肠道狭窄或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肠道切除或短路手术。
4. 预防与建议
克罗恩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但通过戒烟、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调整,可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定期随访和检查,有助于及时控制病情。
总结
卵石征是克罗恩病的典型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应及时在消化内科接受规范治疗。患者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管理,以改善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