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呼吸困难通常由心脏疾病引发,尤其是左心衰竭导致的肺淤血和肺泡弹性降低,表现为劳力性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等。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肺水肿,需紧急医疗干预。
-
核心病因与机制
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如左心衰竭)时,血液淤积在肺部,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肺泡换气障碍。高血压、心肌梗死、瓣膜病是主要诱因,患者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会加重症状,典型表现为夜间憋醒、需端坐呼吸。 -
典型症状分级
- 轻度:体力活动后气促(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缓解。
- 中度:夜间突发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 重度:静息状态无法平卧(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
-
关键鉴别点
与支气管哮喘不同,心源性呼吸困难多伴心脏病史、奔马律、肺底湿啰音,胸片显示心影增大或肺淤血。雾化解痉药效果有限,需强心利尿治疗。 -
紧急处理与日常管理
发作时立即取坐位、高流量吸氧,就医接受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长期需控制血压、限盐、戒烟酒,定期监测心功能,避免感染或过度劳累诱发心衰。
若出现不明原因气促或夜间呼吸中断,尤其合并心脏病史,应尽早就诊排查心源性因素,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