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全身性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妊娠期生理性改变(如血容量增加、激素水平变化)和病理性因素(如妊娠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和血浆蛋白浓度下降是引发水肿的关键机制,而病理性水肿可能提示妊娠并发症需及时干预。
-
生理性因素:
- 血容量激增:孕期血容量增加40%-50%,水分潴留可达1000-2000毫升,超出正常排泄能力时引发水肿。
- 激素影响:雌激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导致钠重吸收增加,水分滞留组织间隙。
- 子宫压迫: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下肢血液回流,表现为下肢或全身水肿,休息后多可缓解。
-
病理性因素:
- 妊娠高血压疾病:伴随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从眼睑或面部蔓延至全身,休息无法缓解。
- 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或妊娠期蛋白丢失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渗入组织引发全身水肿。
- 肾脏或免疫疾病:如慢性肾炎或血栓性疾病,水肿进展快且伴随异常症状(如尿量减少、单侧肢体肿胀)。
提示:生理性水肿可通过抬高下肢、低盐饮食和侧卧休息改善;若水肿持续加重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病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