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的标尺称为 水准尺 ,是水准测量中用于读取高差的关键工具。其核心特点和分类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作用
水准尺是水准仪的配套标尺,通过其刻度读取两点间的高差,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其质量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二、常见类型
-
塔尺
-
由2-3节套接组成,长度3-5米,底部为零点,刻度为黑白或红白相间,每格1cm或0.5cm,米分米处标注数字。
-
优势:便携性强,适合工程测量。
-
-
折尺
- 可折叠设计,展开后长度与塔尺相同,便于携带和存储。
-
双面水准尺
- 长度约3米,两面刻划,黑面为基准尺(0mm起),红面为辅助尺(常数4787mm或4687mm),用于消除温度误差。
三、材质与精度
-
材质 :多采用优质木材、玻璃钢或铝合金,确保抗变形性和耐用性。
-
精度分类
-
普通水准尺(木制/玻璃钢):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
-
精密水准尺(如铟钢尺):用于一、二等精密测量,材质为铟钢带,热膨胀系数小。
-
四、读数方法
-
将水准尺立于测站点,通过水准仪瞄准尺面,读取黑面和红面的刻度值。
-
计算高差时需注意常数关系(如4787mm或4687mm)。
五、其他类型补充
-
波形水准仪标尺 :利用水银在玻璃管中形成的水平线测量,属于传统机械水准仪的组成部分。
-
数字水准仪 :采用电子传感器直接显示高差,无需传统标尺。
水准仪的标尺即水准尺,其类型、材质和精度需根据测量需求选择,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