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隆突以上的损伤需根据损伤程度和类型采取个体化治疗,核心原则是保持气道通畅、控制感染、修复损伤。 关键处理包括急救稳定生命体征、内镜或手术修复、抗感染支持治疗,严重者需多学科协作。以下是具体处理要点:
-
急救与气道管理
开放性损伤需立即封闭伤口,避免纵隔感染。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咯血,优先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评估损伤位置,必要时在损伤远端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或喉罩)。对于颈部损伤,可尝试坐位转运以减少气道压迫。 -
内镜与手术治疗
- 内镜治疗:适用于小范围损伤,如黏膜电凝止血、金属夹闭合或局部药物喷洒(如肾上腺素)。
- 手术修复:严重撕裂或断裂需手术缝合,颈部损伤常采用U形切口,胸内损伤需开胸(如切断奇静脉暴露气管)。术中需避免损伤邻近血管和食管。
-
抗感染与并发症防控
损伤后易继发感染,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定期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使用。同时加强营养支持,预防纵隔气肿、气胸等并发症。 -
术后护理与随访
术后密切监测呼吸功能,避免剧烈咳嗽导致修复处再损伤。长期随访需通过影像学或内镜评估气道愈合情况,警惕狭窄或瘘管形成。
提示:此类损伤起病隐匿但进展迅速,早期识别和专科干预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吸烟、呛咳等刺激因素,并遵医嘱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