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是门静脉系统压力异常升高的病理状态,主要由肝硬化、血管阻塞或血流障碍引发,典型表现为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严重时可导致致命性消化道出血。
-
核心机制
门静脉负责将消化道和脾脏的血液输送至肝脏,当压力超过正常值(5-10mmHg)达到12mmHg以上时,即形成门脉高压。肝硬化是最常见病因(占70%以上),肝内纤维化阻碍血流;其他原因包括门静脉血栓(肝前性)或肝静脉阻塞(肝后性,如布加综合征)。 -
典型症状
- 脾功能亢进:脾脏肿大伴随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易出血或感染。
- 静脉曲张破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呕血、黑便,死亡率高。
- 腹水与肝性脑病:门脉高压合并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腔积液;毒素堆积可能引发意识障碍。
-
诊断与治疗
- 影像学与内镜:超声、CT或胃镜直接观察静脉曲张程度。
- 药物与手术:β受体阻滞剂降低压力,内镜套扎止血,严重者需肝移植或分流术(如TIPS)。
早期干预肝硬化等基础疾病是关键,若出现不明原因脾大或呕血,需立即就医排查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