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是一种因肠道壁完整性破坏导致肠内容物泄漏至腹腔的急危重症,可引发致命性腹膜炎或感染性休克。其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若未及时手术干预,病死率极高。
1. 核心病因
- 外伤或医源性损伤:腹部撞击、肠镜检查操作失误、吞食尖锐异物(如鱼刺)直接刺穿肠壁。
- 肠道疾病恶化:消化性溃疡、克罗恩病、肠结核、肿瘤等长期侵蚀肠壁,最终穿孔。
- 药物与饮食诱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诱发溃疡穿孔;暴饮暴食或过量摄入粗纤维食物(如竹笋)加重肠道负担。
2. 典型症状
- 突发刀割样腹痛:常从局部扩散至全腹,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
- 全身感染征象:发热、寒战、心率加快,严重时出现休克(血压骤降、意识模糊)。
- 消化系统反应:腹胀、呕吐(可能含血性液体)、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3. 紧急处理与治疗
- 确诊依赖影像学:立位腹平片或CT显示膈下游离气体是关键证据。
- 手术为首选:修补穿孔、切除坏死肠段、腹腔冲洗引流,部分患者需临时造瘘。
- 术后管理: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联合强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4. 高危人群预防提示
- 中老年人、慢性肠病患者需避免暴食生冷硬物,竹笋等粗纤维食物应充分烹煮。
- 长期服用抗炎药者定期监测肠道健康,腹痛持续加重须立即就医。
总结:肠穿孔是分秒必争的急症,任何延误都可能危及生命。日常注重肠道养护,突发剧烈腹痛时拒绝拖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