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水(恶性胸腔积液)是由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转移至胸膜引起的病理性积液,属于癌症晚期常见并发症, 患者中位生存期通常仅3~12个月。肺癌和乳腺癌是最主要病因,占比超50%,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干咳,积液量过大时可危及生命。
-
病因与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通过直接侵犯胸膜或转移至胸膜,破坏淋巴管和血管屏障,导致液体异常积聚。肿瘤细胞释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物质加剧血管通透性,形成富含蛋白质和血性成分的积液(血性胸水占比75%)。 -
典型症状与危害
- 呼吸困难:积液压迫肺组织,呼吸面积减少,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甚至窒息感。
- 胸痛:壁层与脏层胸膜摩擦或肿瘤侵犯神经,疼痛可放射至肩部。
- 全身消耗:晚期伴随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加速病情恶化。
-
诊断与治疗关键
- 确诊依赖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或胸膜活检,影像学(超声/CT)可定位积液量及肺受压情况。
- 治疗以姑息性缓解为主:包括胸腔穿刺引流、胸腔置管引流(一线方法)、胸膜固定术(如滑石粉硬化)及胸腔内化疗(如顺铂)。原发肿瘤控制是根本,需结合全身抗肿瘤治疗。
-
预后与注意事项
预后极差,但个体差异大。体力状态评分(PS)和肿瘤类型是生存期关键指标,乳腺癌或淋巴瘤相关胸水患者生存期可能略长。患者需定期复查积液量,及时处理呼吸困难等急症。
提示:若癌症患者突发胸闷气促或胸痛加重,需警惕恶性胸水可能,尽早就医评估可延缓症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