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评审内容主要涵盖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运营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具体分为以下核心部分: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40分)
-
医疗核心制度执行
-
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
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技术准入等具体要求。
-
-
医疗风险防控
-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
药物安全、手术安全核查、跌倒坠床预防等专项管理措施。
-
-
医疗质量监测
-
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质量、医疗质量及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
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绩效评价体系。
-
二、医院管理(20分)
-
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
-
医疗人员资质、岗位配置、绩效考核机制。
-
医疗团队建设、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情况。
-
-
财务管理与运营管理
-
财务合规性、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
医疗设备维护、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
-
行政与后勤保障
-
医院感染管理、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
社区医疗服务、医教科研、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度。
-
三、医疗服务(20分)
-
临床服务能力
-
诊疗流程规范、分级诊疗落实情况。
-
重点专科建设、新技术应用水平。
-
-
患者体验与满意度
-
患者身份识别、就医流程便捷性、投诉处理机制。
-
医疗服务态度、医德医风评价。
-
四、评审流程与方法(10分)
-
周期性评审
-
包括书面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四大维度。
-
不定期重点检查与整改情况跟踪。
-
-
现场评审要点
-
查看病历质量、查房记录、操作规范、应急处理能力等。
-
抽查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
五、其他关键要素
-
学科建设 :临床学科、基础学科、公共卫生学科的布局与发展。
-
信息化水平 :HIS、LIS、PACS等系统的应用效果。
评审结果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评审周期通常为1年,连续两年不合格医院将暂停评审。医院需以患者满意度为重要参考指标,结合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管理效能等多方面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