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自1959年建团以来,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靠沙、治沙、用沙、兴沙”的发展之路,成为沙漠治理和生态经济的典范。如今,这里不仅是国家乡村旅游重点镇,还被誉为“金山银山”的绿色产业基地,每年吸引40万游客,实现年经济收入超4000万元。
一、生态治理与沙漠旅游
十一团以生态治理为核心,坚持“植绿护绿兴绿”的理念,建成了沙漠之门旅游景区,将曾经的“死亡之海”变为生机勃勃的旅游胜地。这里拥有五级生态防沙屏障,包括生态林、基干林、防护林、绿化林和经济林,极大地提升了防沙治沙能力。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如红柳套种大芸,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特色经济与产业升级
十一团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产业。例如,引入水产养殖项目,利用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等海产品,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带动300人就业。还通过光伏+治沙项目,推动新能源与生态治理的结合,总投资达57亿元。
三、荣誉与未来发展
十一团凭借卓越的生态建设成果,荣获“国家乡村旅游重点镇”“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未来,计划沿沙漠北缘建设19.05万亩锁边绿化带,进一步巩固生态屏障,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光伏治沙项目,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亿元。
总结
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以生态治理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在沙漠治理、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十一团将继续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