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蛔虫感染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包括营养不良、胆道蛔虫病、肠梗阻等,严重时甚至导致肺炎或腹膜炎。 蛔虫幼虫和成虫在不同阶段会引发不同症状,儿童因卫生习惯较差更易高发,需警惕长期腹痛、磨牙等异常表现。
-
幼虫移行症: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能穿透肺泡,引发咳嗽、哮喘、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易被误诊为肺炎。部分患者出现皮肤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
-
成虫引发的消化道疾病:成虫寄生小肠会导致慢性腹痛(尤其脐周)、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儿童可能出现磨牙、异食癖。长期感染可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
-
胆道蛔虫病:蛔虫钻入胆管引发剧烈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伴恶心呕吐,严重时导致化脓性胆管炎或肝脓肿,需紧急处理。
-
肠梗阻与穿孔:大量蛔虫缠结可能阻塞肠道,表现为腹胀、呕吐、排便停止;若钻破肠壁则引发腹膜炎,危及生命。
-
其他并发症:蛔虫误入胰管或阑尾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阑尾炎;少数情况下幼虫移行至眼、脑等器官,造成罕见病变。
预防蛔虫感染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污染蔬果,儿童应定期驱虫。若出现不明原因腹痛、消瘦或过敏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寄生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