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我国社保退休年龄实施重大调整,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启动,涉及男职工、女职工及特殊群体,同时弹性退休机制为不同人群提供灵活选择。新规明确男职工每四个月延迟退休一个月,女性退休年龄分两类调整,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并首次引入提前/延迟退休双向选择权,为参保人提供更人性化的养老规划空间。
- 延迟退休实施细节: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从60周岁起步,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最终延长至63周岁;原55周岁退休的女职工(如女干部)按相同节奏延迟至58周岁,原50周岁退休的女职工(如女工人)每两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过渡到55周岁。
- 弹性退休双向选择: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15年后,可自愿申请提前退休(最早比法定年龄早3年),也可与单位协商延迟退休(最晚比法定年龄迟3年),需提前3个月书面申报。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同等弹性政策,养老金待遇按退休时间增减比例核算。
- 特殊群体优待政策: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等特殊工种满10年者,男性可55周岁、女性45周岁提前退休;边远艰苦地区工作者可申请提前5年退休,弹性退休期间仍可享受职业伤害保障。
- 配套保障措施:社保缴费年限2025年维持15年门槛,但养老金计算引入“多缴多得”强化机制,过渡期内(2025-2030年)退休人员延迟月数按出生年份折算,1965年出生男性仅延迟1-3个月,1970年出生女性工人延迟幅度逐批增加。
参保人应及时查询属地社保局公布的出生年份与退休月份对照表,优先确保社保连续缴纳,灵活就业群体可借助商业养老保险补充保障。建议企业HR完善员工退休预案,重点关注1965年出生男性、1970年出生女性等首批受影响群体,依法落实弹性退休协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