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心痛是一种以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为特征的中医病症,多由心脏气血逆乱、脉络瘀阻引发,常见诱因包括情绪激动、劳累或受寒,严重时可发展为真心痛(急性心肌梗死)。其典型表现为压迫痛伴冷汗、恐惧感,通常持续3-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中医认为厥心痛的病机与阳气虚衰、寒凝血瘀、痰浊内阻或气滞血瘀密切相关,好发于中老年人。西医对应概念多为心绞痛或急性心肌缺血,但需与胃痛、胸痹等鉴别。诊断需结合心电图(ST段下移/T波倒置)、血清标志物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治疗需分型施治:寒证用温阳散寒法(如乌头赤石脂丸),瘀血证选活血化瘀方(如复方丹参滴丸),痰浊证则需豁痰通络(如瓜蒌薤白半夏汤)。急性发作时需立即静卧、吸氧,含服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并警惕心阳暴脱危象。
预防强调避免过劳、情绪波动及寒冷刺激,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若疼痛超15分钟不缓解或伴休克症状,须紧急就医排除心肌梗死。中医调理可配合针灸(选膻中、内关穴)或艾灸,长期患者需注重补益心气、调和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