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皮质坏死是一种罕见的肾脏疾病,主要由肾皮质小动脉梗阻导致局部或全部肾外层组织缺血性坏死。关键诱因包括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血管内凝血及药物过敏等,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无尿、血尿和肾功能急剧恶化。
- 产科并发症:妊娠相关问题是肾皮质坏死的主要病因,占成人病例的50%以上。胎盘早剥、产褥期败血症或羊水栓塞等可引发大出血或休克,导致肾脏血流中断。
- 感染与败血症:细菌性败血症占病例的30%,病原体毒素可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或通过全身炎症反应诱发微血栓形成,阻塞肾皮质供血。
- 血管内凝血异常: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疾病会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广泛微造成肾皮质缺血性坏死。
- 药物与中毒: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蛇毒或砷中毒可能引发血管痉挛或免疫损伤,间接导致肾皮质血流灌注不足。
- 其他因素:肾动脉栓塞、烧伤、胰腺炎或移植肾排斥反应等,也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影响肾脏微循环,最终引发皮质坏死。
提示:若出现突发无尿伴腰疼、血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如影像学检查或活检)和干预(如透析)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永久性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