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痉挛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而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的病理状态,其典型特征为冠状动脉突发异常收缩引发血管狭窄或闭塞,多发于静息状态(尤其是凌晨),与吸烟、情绪激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尽管部分轻度痉挛可自行缓解,但持续发作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需及时干预。
冠状动脉痉挛的典型表现包括静息性胸痛(常放射至左肩或下颌)、胸闷伴大汗,发作时间通常不超过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与劳力性心绞痛不同,其发作与体力活动无直接关联,且冠脉造影可能显示“正常”,易被误诊。
危险因素中,吸烟是首要诱因(风险增加3.2倍),其次是血脂异常、酗酒及长期熬夜。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无严重冠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仍可能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而频繁痉挛。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心电图可见一过性ST段抬高或T波高耸,冠脉激发试验是确诊金标准。需注意与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肌桥等疾病鉴别,避免漏诊。
预防和治疗的核心措施包括:
- 严格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控制血压、血脂;
- 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长期预防首选钙离子拮抗剂;
- 慎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痉挛),合并动脉硬化者需联用他汀类药物;
- 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或过度疲劳。
若出现不明原因静息胸痛,尤其伴随冷汗、濒死感时,应立即就医。即使症状缓解,也需专科评估以排除潜在风险,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