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黄疸,也称为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机械性梗阻导致胆汁由胆管排入肠道的过程受阻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皮肤巩膜黄染:由于胆红素排泄障碍,过多的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导致皮肤和巩膜(眼白)出现明显的黄色染色。
-
尿液颜色加深: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入肠道,而是从尿液中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有时呈茶色或酱油色。
-
大便颜色变浅:如果胆汁进入肠道受阻,大便可能变为灰白色或陶土样便。
-
皮肤瘙痒:高浓度的胆盐沉积在皮肤中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痒感。
-
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与原发病灶有关。
-
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脏或脾脏增大的情况。
-
体重下降和乏力:长期胆汁排泄障碍会影响脂肪吸收,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出现消瘦和乏力等症状。
-
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寒战等感染性表现;或者因肿瘤压迫而产生的其他相关体征。
需要注意的是,阻塞性黄疸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