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鄂尔多斯的地形地貌和分类需要从地理学角度综合分析:
- 地形特征
鄂尔多斯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地表相对平坦,平均海拔在1100-1500米之间,属于典型的高原地貌。其西北部为毛乌素沙漠,东南部与黄土高原接壤,南部有长城分隔。
- 名称与命名原因
鄂尔多斯原为蒙古语,意为“很多宫帐”,因明代成吉思汗陵寝迁至此地而得名。历史上曾统称相关群山和盆地,但现代地质学上更强调其作为沉积盆地的特征。
- 与盆地的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重要概念,属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其形成与地壳运动相关,但地表起伏和缓,仍符合高原的地理特征。从地质构造角度看,盆地是基底,高原是当前地表形态。
- 常见误区
部分资料将“高原”与“盆地”混淆,但两者本质区别在于海拔和地表起伏:
-
高原 :海拔较高(≥1000米),地表平坦或略有起伏;
-
盆地 :海拔较低(相对周围地区低),地表凹陷。 鄂尔多斯在绝对高度上属于高原,但作为沉积盆地的一部分,其整体地形仍以高原为主。
鄂尔多斯整体属于 高原 ,但需注意其作为鄂尔多斯盆地一部分的特殊性。这种双重属性使其成为地理学中兼具高原与盆地特征的复杂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