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省异地就医政策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主要变化如下:
一、扩大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
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管理
全国90%以上的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二级医院纳入直接结算,覆盖住院费用。
-
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
普通门诊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比例下浮20%,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下浮30%。
-
门诊慢性病 :新增4种病种跨省异地直接结算。
-
二、简化备案流程
-
备案渠道多样化
支持线上(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地方医保App)和线下(医保窗口、电话)办理,转诊转院或急诊抢救人员无需备案。
-
个人承诺制审核
长期异地就医备案改为快速备案模式,需上传居住证、劳动合同等材料,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待遇。
三、提升结算效率
-
智能审核与信息化管理
推广按病种付费(DRG/DIP)模式,通过智能审核优化结算流程,缩短清算周期。
-
跨省异地就医个人账户使用
支持全国联网定点医院直接刷卡就医购药,个人账户资金可支付门诊费、药费及住院自付部分。
四、其他重要调整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截至1月16日,11个省份81个统筹区已实现,累计共济1540笔,金额超70万,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
生育住院医疗费用“免备案”结算
符合生育政策的参保人在省内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生育住院费可直接按生育限价结算。
五、待遇标准
-
省内异地就医 :按参保地政策、参保地目录结算。
-
跨省异地就医 :按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目录结算。
总结
2025年跨省异地就医政策通过扩大结算范围、简化备案流程、提升结算效率等措施,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尤其对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跨省流动人员带来显著便利。建议参保人员提前确认当地具体实施细则,确保顺利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