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保障是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和范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心职能
-
医疗救护
包括伤病员现场急救、伤员后送、手术处置及康复治疗等。例如,在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消毒防疫、抢救中毒或负伤人员,或利用手术机器人进行复杂手术。
-
卫生防护
涵盖防疫措施(如疫苗接种、消毒)、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以及特殊环境下的卫生保障(如核辐射防护)。
-
后勤保障
提供医疗物资供应(药品、设备)、食品保障、交通后送等基础支持,确保医疗行动的持续进行。
二、主要任务
-
战时任务 :快速反应部队伤员,实施战场医疗设施建设,降低残废率和死亡率。
-
平战结合 :平时注重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战时转为高强度医疗救治。
-
非战争军事行动 :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如抗震救灾、疫情防控中的医疗救援。
三、关键领域
-
医疗技术
包括手术机器人、3D虚拟现实康复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伤员治愈率。
-
药品与设备
确保85%以上的医疗物资供应,临时增加药品品种(如2023年增至160+种),并优化无人化伤员转运设备。
-
科研创新
探索新型材料、生物反馈技术等,如用于骨折康复的增强反馈机器人系统。
四、支撑体系
-
区域协同 :与地方医疗资源联动,建立战区后勤地辐级医疗体系,实现伤员快速转诊。
-
社会化服务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宣传,构建军民联防联控机制。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综合保障,卫勤保障不仅提升军队战斗力,还保障了非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