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心脏及血管病变的体征表现,常提示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心脏结构异常。它可能由以下几种情况导致:
- 瓣膜关闭不全: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为常见,是导致舒张期哈气样杂音的重要原因。由于主动脉瓣在舒张期无法完全关闭,使得主动脉内血液反流回左心室,产生杂音。典型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呈舒张早期叹气样,在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主动脉瓣听诊区)最为明显,并向心尖区传导。常见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累及主动脉瓣,致使瓣叶受损;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微生物侵蚀主动脉瓣,造成瓣叶穿孔、撕裂;主动脉根部扩张,如高血压、马方综合征等疾病,引起主动脉根部扩张,进而导致相对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相对少见,在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哈气样杂音。多由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动脉扩张,导致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等情况。
- 瓣膜狭窄: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期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可在心尖区出现舒张期杂音。虽然二尖瓣狭窄典型杂音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但在某些复杂情况下,也可能合并有类似哈气样的舒张期杂音成分。常见病因有风湿性心脏病,累及二尖瓣致瓣叶粘连、增厚,瓣口狭窄;也可见于先天性二尖瓣发育异常等。
- 其他因素:
- 血流加速:剧烈运动、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情况,会使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原本层流状态的血液变为湍流,冲击心壁、瓣膜或血管,可能产生舒张期哈气样杂音。不过这类杂音多为功能性,去除诱因后杂音可能减弱或消失。
- 异常血流通道: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存在异常的血流通道,使血液分流,改变了正常的血流动力学,也可能产生类似的异常杂音,但一般不是典型的单纯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常伴有收缩期杂音及其他复杂表现。
- 心脏内结构异常:心室内腱索、乳头肌断裂,其残端在心脏内漂浮,扰乱血流层流,可能产生舒张期异常杂音,但此类情况往往伴有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表现,如急性心肌梗死后乳头肌断裂,会迅速引发严重的心衰症状。
- 大血管瘤样扩张:主动脉瘤等大血管的瘤样扩张病变,会使血流在扩张部位形成湍流,可能产生舒张期哈气样杂音,不过相对少见,且常伴有血管搏动性肿块、疼痛等表现。
若发现有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前往医院心内科就诊,通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脏磁共振成像等一系列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