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保中的“自理自费”概念,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定义
“自理自费”是医保术语中的常见表述,指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患者需先自行承担一定比例费用,剩余部分再由医保报销。具体分为以下两类:
-
自理(自付)
指符合医保支付范围的费用中,患者需按比例自行支付的部分,例如乙类药品需先支付10%-20%的费用,剩余部分纳入医保报销。
-
自费
指完全不在医保支付范围内的费用,如丙类药品、超出医保目录的药品或诊疗项目、生活用品费等。
二、费用分类示例
以药品费用为例:
-
A类药 :全额纳入医保报销,患者无需自付;
-
B类药 :医保报销80%,患者自付20%;
-
C类药 :医保全不报销,全部自费。
三、与“自负”的区别
-
自负 :通常指医保报销后,按比例由患者承担的费用(如A类药的20%);
-
自理 :特指医保目录内需患者先支付的比例部分。
四、其他说明
-
自理比例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例如退休人员可能享受8%的自付比例;
-
自费金额与医保目录范围严格相关,超出目录则全部自费。
建议就医时仔细核对费用明细,避免因概念混淆影响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