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即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治疗需综合多方面措施以达最快效果,重点在于控制诱因、药物降氨、营养支持、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或肝移植。具体如下:
- 控制诱因:许多因素会诱发或加重肝昏迷,如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等。肝硬化患者若有感染,应尽快找到感染源并抗感染;有消化道出血时,要迅速止血并清理肠道积血;过度利尿致电解质紊乱者,需停用利尿剂,补充液体与白蛋白来纠正。去除这些诱因,部分患者病情可改善 。
- 药物治疗:高血氨是引发肝昏迷的关键机制。乳果糖口服溶液、利福昔明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降血氨药物是一线治疗药,可促进氨排出、减少氨生成。氟马西尼、丙泊酚、纳洛酮等镇静类药物,能调节神经传导信号失衡,暂时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控制神经症状 。
- 营养支持:肝昏迷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充足的营养支持很重要。饮食上要少食多餐,适量摄入蛋白质维持氮平衡,减少血氨生成,且优先选择植物蛋白,也可补充支链氨基酸制剂 。
- 血液净化:针对严重肝昏迷患者,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血液净化治疗手段可清除体内毒素,对缓解病情有帮助。
- 手术治疗:对于因严重肝功能衰竭导致的肝昏迷,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成功为肝昏迷成人患者施行劈离式肝移植术,挽救了患者生命 。
肝昏迷病情危急,一旦怀疑应立即送医,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以实现最快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