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退休新规,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退休年龄调整
-
男性职工
法定退休年龄由60岁逐步延迟至63岁,过渡期每4个月延迟1个月(例如1965年出生的男职工,原2025年退休,调整后延迟至2025年4月退休)。
-
女性职工
-
原50岁退休的女职工: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5岁(如1965年出生的女职工,原退休年龄为1980年,调整后延迟至2037年退休)。
-
原55岁退休的女职工: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8岁(如1980年出生的女职工,原退休年龄为1985年,调整后延迟至2037年退休)。
-
二、最低缴费年限变化
-
过渡期(2025-2030年) :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与现行规定一致。
-
2030年后 :每年增加6个月,直至2039年达到20年。
三、新增弹性退休制度
-
提前退休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自愿提前退休,但需满足最低缴费年限,最多可提前3年(如原60岁退休的男职工,最早57岁可申请)。
-
正常退休 :按调整后的年龄退休,无需提前申请。
四、养老金待遇影响
-
计发原则 :遵循“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提前退休可能降低养老金水平,延迟退休则可能增加待遇。
-
其他调整 :2025年养老金定额调整部分每人每月普涨45元,工龄挂钩部分单价提升至2.2元/年,75岁高龄补贴门槛降低至70岁。
五、特殊群体说明
-
公务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不得申请弹性延迟退休,需按正常年龄退休。
-
特殊工种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职工 :仍按原退休年龄和待遇执行。
以上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建议职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退休方式,并关注养老金计发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