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光泽、敲击声、密度
以下是翡翠鉴定的最简单方法,结合了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观察外观特征
-
颜色与透明度
真翡翠以翠绿色为主,颜色分布自然、均匀,且常带有天然杂质(如黑点)。单色翡翠(如玻璃绿、阳绿)价值更高。若颜色过于鲜艳或均匀,可能是人工染色或合成翡翠。
-
光泽与质感
天然翡翠具有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表面细腻光滑,透光性较好。假翡翠常呈现蜡状、树脂状光泽,表面粗糙。
-
透明度
真翡翠透明度较低,呈朦胧感;假翡翠可能完全不透明或浑浊。
二、物理鉴别方法
-
敲击声测试
用金属棒(如玛瑙棒)轻敲翡翠,真品发出清脆悦耳的“风铃声”,假品则沉闷沙哑。
-
密度与重量
翡翠密度高(3.3克/立方厘米),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假翡翠轻飘飘,缺乏分量感。
-
水滴测试
在翡翠表面滴水,真品水滴呈圆形;假品水滴易散开。
三、辅助工具与证书
-
放大镜观察
通过放大镜查看内部结构,真翡翠可见细腻的翠性(星点状闪光)、石纹或橘皮效应;假翡翠常出现不规则折线或人工填充痕迹。
-
专业仪器
-
折射率测试 :真翡翠折射率约1.66,与玻璃相近;
-
紫外线照射 :真品在紫外光下可能发出荧光(含磷元素)。
-
-
鉴定证书
购买时务必索要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证书可验证产地、重量、颜色等信息。
四、综合判断建议
-
优先选择证书 :权威证书是最可靠的依据;
-
结合多方法验证 :单一方法易误判,建议通过观察、敲击、密度测试等综合判断;
-
专业机构鉴定 :复杂或高价值翡翠建议送检。
通过以上步骤,可快速筛选出真伪翡翠,但需注意,翡翠鉴别需经验积累,建议初学者从专业机构获取证书并学习进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