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搜索结果,伤残鉴定后是否还能进行劳动鉴定需分情况讨论:
一、工伤情形下的处理流程
-
工伤认定优先于伤残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后,需先通过工伤认定程序确认工伤身份,且工伤认定在伤残鉴定之前进行。若未先认定工伤,直接进行伤残鉴定可能影响后续工伤待遇的享受。
-
治疗伤情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经工伤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若存在残疾或劳动能力影响,需在30日内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此时,伤残鉴定结果可作为劳动能力鉴定的参考依据。
二、非工伤情形下的处理
若职工未认定为工伤,则无需进行工伤鉴定,但可单独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如因病或非因工致残)。
三、注意事项
-
鉴定目的差异
-
伤残鉴定主要用于确定伤残等级及民事赔偿标准;
-
劳动能力鉴定则用于确定劳动能力障碍等级及工伤待遇(如伤残津贴)。
-
-
程序衔接
若已通过伤残鉴定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结合伤残鉴定结果综合评估劳动能力,但不会推翻伤残鉴定结论。
-
地区差异
具体操作流程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确认。
总结 :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后、治疗伤情稳定时,伤残鉴定与劳动能力鉴定可依次进行;非工伤职工无需先进行伤残鉴定即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