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门面公开招租现场竞标流程的详细说明,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前期准备阶段
-
发布公告
政府部门或产权单位需通过官方渠道(如政府网站、公告栏等)发布招租公告,明确门面位置、面积、底价、竞租条件、时间等关键信息。
-
资格预审
对报名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其符合竞租资格(如资质、信用记录等),并发证通知符合条件的竞租人。
二、竞标实施阶段
-
现场签到与报价
-
竞租人需在指定时间到达现场,签到后领取并填写密封报价单,报价需满足最低加价幅度要求(如100元/次)。
-
报价时需确保字迹清晰、内容完整,否则视为无效报价。
-
-
多轮报价机制
-
若出现最高报价相同的情况,进入第二轮竞标,底价在上一轮最高价基础上加价50元/次,依此类推,直至决出中标人。
-
每轮报价需现场公开宣读,竞租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价。
-
-
开标与评标
-
竞租人依次提交报价单,主持人公开宣读所有报价。
-
评标委员会根据竞租条件(如综合评分、原租赁权优先等)确定中标人。
-
三、后续签约阶段
-
签订合同
中标人需在指定时间内与出租方签订租赁合同,明确租金、付款方式、租赁期限等条款。
-
缴纳费用
中标人需按合同约定缴纳租金、履约保证金等费用,完成产权过户手续。
注意事项
-
报价规范 :需符合底价加价规则,且金额精确到元,角、分部分无效。
-
时间管理 :需关注报名截止时间、竞标时间节点,避免错过机会。
-
法律保障 :建议通过公证、第三方监管等方式确保合同法律效力。
以上流程可根据具体地区政策或项目需求调整,建议竞租前仔细阅读招租文件,咨询专业机构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