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监督管理,结合最新政策文件及市场监管动态,可总结如下:
一、行业标准制定机制
-
中央层面统筹管理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行业标准的统一指导、协调与监督,建立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备案与信息公开。
-
部门分工负责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如市场监管总局)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行业标准制定、实施、复审及监督,需将批准文件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
强化协同管理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避免标准冲突,确保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衔接,推动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协调性评估。
二、重点行业监管标准
-
网络交易规范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自2025年6月1日起实施,涵盖入驻标准、运营规则、退出机制及数据报送等“四个统一”,提升网络交易监管水平。
-
认证认可体系
修订《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管理规定》,聚焦战略新兴领域,规范认证认可活动,强化对团体标准的引导与监督。
三、监督管理措施
-
全过程监督
加强对标准制定全过程的监督,严查利益输送、强制标准制定等违规行为,确保标准科学性和公正性。
-
实施效果评估
建立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网,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定期开展效果评估,推动标准修订与市场需求的动态适配。
-
社会监督与自律
明确政府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监督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四、未来趋势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推动“四个统一”管理框架向其他领域延伸,提升整体市场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