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居民医保最新政策主要调整了缴费标准、财政补助机制及保障内容,具体如下:
一、缴费标准调整
-
总筹资标准
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总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1070元,其中财政补贴670元,个人缴费400元,较上年增加50元。
-
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
-
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增加30元,达到670元。
-
个人缴费标准:每人每年增加20元,降至400元(2016年以来首次低于财政补助)。
-
二、财政补助机制
-
分档补助政策
中央财政对地方实施分档补助,西部、中部地区按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的80%、60%给予支持,东部地区按比例补助。
-
持居住证参保
各级财政对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人员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三、保障内容优化
-
门诊保障扩展
-
将产前检查相关医疗费用纳入门诊统筹待遇。
-
提高住院分娩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
-
-
大病保险调整
-
起付标准原则上不高于当地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报销比例向高额医疗费用倾斜。
-
-
生育医疗费用保障
- 通过“三重保障”和“一站式”结算政策,降低参保居民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四、其他重要措施
-
动态调整机制
探索建立大病保险筹资动态调整机制,结合经济水平和医疗需求合理确定筹资额度。
-
政策统一要求
各省需将参保居民门诊费用纳入保障范围,推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政策落实。
以上政策调整旨在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医疗消费升级的形势,通过财政支持降低个人缴费压力,同时提升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和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