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构成并非仅由个人缴费构成,而是由 个人账户 和 统筹账户 两部分组成,具体区别如下:
一、养老金的组成部分
-
个人账户
由个人在职期间缴纳的工资的8%(2025年统一比例)及约1%的利息组成,累积形成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后按月发放,计算公式为: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text{计发月数}}$$
例如60岁退休时,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
统筹账户
由用人单位按工资总额的16%缴纳,进入社会统筹基金。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与统筹账户养老金共同构成每月领取金额,计算公式为:
$$\text{基础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text{总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当地平均工资等因素相关。
二、缴费责任与权益说明
-
缴费方式
个人账户由个人自主缴纳,年度上限为12,000元(2025年统一标准);统筹账户由用人单位全额缴纳。- 权益归属
个人账户部分完全属于个人所有,退休后按月发放;统筹账户部分属于社会统筹基金,个人无法直接领取,但会影响基础养老金的计算。
-
常见误区
部分人误以为养老金仅与个人缴费挂钩,实为混淆了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包含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而个人养老金是独立制度,仅限自愿参保。
三、补充说明
-
政策背景
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5年2月15日全国推开,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国,但仍有36个地区处于试点阶段。- 查询方式
参保人员可通过社保平台或银行查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但统筹账户金额不直接显示。
养老金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共同构成,退休后按比例领取两部分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