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保体系根据参保人群和缴费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城镇职工社保
-
基本养老保险
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职工需累计缴费满15年,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
医疗保险
同样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用于补偿疾病医疗费用。职工个人缴纳部分计入个人账户,退休后可通过医保报销门诊、住院等费用。
-
失业保险
用人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缴纳,职工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后满足条件可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
-
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
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无需缴费。工伤保险用于工伤赔偿,生育保险用于生育相关医疗费用。
二、城乡居民社保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
仅限农村户籍居民参保,由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个人缴费组成。年满60周岁且未享受职工医保的老年人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和约139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居保)
适用于未参加职工医保的城镇非从业居民,缴费标准分10档(100-1000元),年满60周岁后可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三、灵活就业社保
-
基本养老保险
由个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如当地平均工资的20%),同样需累计缴费满15年。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
医疗保险
需个人缴纳(如每年360-600元),退休后享受门诊、住院等医疗费用报销。
注意事项
-
险种选择 :不同类别社保覆盖人群不同,需根据就业状态和户籍选择。例如,城镇职工有职保,灵活就业者只能选择灵活就业社保。
-
缴费年限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均需累计缴费满15年,灵活就业人员同样适用。
-
地区差异 :具体缴费比例、待遇标准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以当地最新规定为准。
以上分类及缴费细则综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