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政策,养老金的缴纳并不需要连续缴纳15年,但需满足累计缴费满15年的条件。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累计缴费年限的认定
-
累计缴费满15年即可领取养老金
只要参保人员在退休时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无论中间是否断缴,均有权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
中断缴费的影响
-
基础养老金计算 :若中断缴费期间未达到退休年龄,基础养老金将按中断缴费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中断年限越长,计发基数越低。
-
总缴费年限不足15年 :退休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申请继续缴费至满15年,或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
二、特殊情况处理
-
灵活就业人员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可单独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
缴费基数与待遇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计算公式为: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全省平均工资} \times \text{缴费指数}}{139}$$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储存额} \div \计发月数$$其中,个人账户储存额包含个人缴费及利息,但中断缴费会导致总缴费年限缩短,个人账户利息收益减少。
三、建议
-
避免长期断缴 :虽然法律允许中断缴费,但长期断缴会降低养老金待遇,建议尽量保持缴费连续性。
-
转移接续 :若中断期间重新就业,可要求新单位继续缴费,缴费年限可累计计算。
养老保险的连续性要求是 累计缴费满15年 ,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连续缴纳。但为确保养老金待遇,建议避免不必要的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