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金基础标准调整
-
最低发放标准提升
基础养老金最低发放标准提高至每月1600元,旨在增强对低收入退休群体的保障力度。
-
计发月数优化
延迟退休后,计发月数从原定的139个月调整为120个月(男性原60岁退休调整为63岁),每月计发金额增加约300元。
二、参保人群与缴费政策
-
参保范围扩大
-
新农保覆盖范围扩大至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的农村居民;
-
失业保险金领取人员(距退休不足1年)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按当地灵活就业人员最低缴费标准的60%(含基数补差)。
-
-
缴费年限与待遇
-
累计缴费年限仍为15年,但政策延长至2030年1月1日,之后逐步提高至25年;
-
距离退休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需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超过15年的按年缴费。
-
三、特殊群体保障
-
军人及退伍军人
提供人武部证明可参加新农保,已参保老农保的60岁以上人员可并入新农保账户。
-
大龄失业人员
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退休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时,个人缴费部分由失业保险基金补贴。
四、制度衔接与未来调整
-
养老金并轨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并轨,实行“中人”过渡性养老金计发。
-
全国统一政策框架
-
跨省参保年限和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
出国定居人员按国家规定执行。
-
五、其他重要变化
-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 :全国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鼓励更多人参与补充养老;
-
基金投资运营 :扩大市场化投资规模,完善保值增值机制。
以上政策调整体现了国家对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综合考量,建议参保人员关注当地具体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