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简称“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及作用如下:
一、核心功能
-
基本生活保障
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参保人员提供基础养老金,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实现“老有所养”。
-
减轻子女赡养负担
通过提供经济支持,降低子女对老年父母的赡养压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二、附加价值
-
增加收入来源
部分地区的政策规定,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后,除了基础养老金外,还能领取约139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增加晚年收入。
-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减少因养老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与五险一金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的“五险一金”是不同制度:
-
覆盖范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而五险一金仅覆盖职工。
-
缴费标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按年缴费,个人缴费档次较低且无强制缴费年限限制,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且连续缴纳。
四、其他作用
-
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提供基础养老保障,缩小城乡养老差距,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
政策激励 :部分地区将养老保险缴费与购房、购车等挂钩,鼓励长期参保。
总结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低门槛、广覆盖为特点,旨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养老保障,同时通过政策激励促进社会和谐与共同富裕。建议符合条件的群体尽早参保,以充分享受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