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确实又被称为马鲛鱼,这一名称源于其学名 Scaberulous niphonius ,属于鲈形目鲭科马鲛属鱼类。以下是相关说明:
一、学名与分类
-
学名 :蓝点马鲛(Scaberulous niphonius),又称马鲛、燕鱼、板鲅等。
-
分类地位 :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鲭科,是北太平洋西部的重要经济鱼类。
二、别称与分布
-
常见别称 :燕鲅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
-
分布范围 :我国东海、黄海、渤海均有分布,北太平洋西部也有存在,属于暖水性洄游鱼类。
三、形态特征
-
体型 :纺锤形,体长260-520毫米,大型个体可达1米以上。
-
外观 :背部蓝黑色,腹部银灰色,体侧有黑蓝相间的斑点或条纹。
-
生态 :属中上层肉食性鱼类,以鳀、沙丁鱼等为食,游泳速度快。
四、营养价值与用途
-
营养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DHA及钙、铁等矿物质,胆固醇含量低。
-
食用价值 :肉质紧实鲜嫩,适合红烧、油煎、制作鱼丸等,鱼尾味道尤为突出。
-
文化意义 :在胶东地区曾作为重要食材,有“海鱼之至贱者”到“餐桌上的珍品”的文化变迁。
五、其他名称差异
-
地理性称呼 :江苏连云港以南称马鲛鱼,台湾则称为土魠(Rhincodon typus)。
-
俗称演变 :历史上曾因价格低廉被称作“海鱼至贱者”,现现为高档海产食材。
鲅鱼与马鲛鱼为同一物种的不同称谓,其名称差异主要源于地理分布和语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