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员工报销的金额与发票金额不一致时,需要根据发票类型进行不同的账务处理。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方法:
- 普通发票情况 :
-
假设员工报销实际支付的是900元,但拿来的是一张1000元的普通发票。
-
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等900元,贷:银行存款900元。
-
注意事项:报销单和发票的背面需要写明实报金额900元,以确保账务记录真实反映实际支出情况,避免虚增费用。
- 专用发票情况 :
-
假设员工报销实际支付的900元,拿来的是一张价税合计1060元的专用发票,其中不含税金额1000元,税额60元。
-
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等849.06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0.94元,贷:银行存款900元。
-
注意事项:如果这张专票勾选的是60元税额,则需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转出不可抵扣的税额为60 - 50.94 = 9.06元,将这9.06元填入增值税附表2。
-
报销单写明实报金额900元,发票背面写明价税合计900元,不含税金额为849.06元,税额为50.94元。
- 发票金额大于实际报销金额 :
-
如果企业实际发生的金额与发票金额一致,只是不需要报销那么多,可以按发票金额入账。
-
如果企业业务实际发生的金额小于发票金额的,属于虚开发票的行为,应该退回发票重新开具。
-
出纳要是登记成1100元,则手里面的钱就多出账面100元,出纳应如何处理?内账就直接按1000元报销就好了,只要注明了就行了,这不影响月末银行对账单跟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平衡的。
- 发票金额小于实际报销金额 :
- 如果发票金额比实际支付的小,要按支付的金额入账,超出没有发票的部分,在税前不能扣除。
建议
-
确保真实性 :无论发票金额与实际报销金额是否一致,都应确保报销的真实性和合规性,避免虚开发票或伪造报销信息。
-
详细记录 :在报销单和发票上明确写明实际报销金额和发票金额,并在财务记录中详细注明,以便日后审计和核查。
-
审核制度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发票审核制度,确保发票金额与实际报销金额一致,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