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多系统损害,核心原因在于其干扰代谢、抑制免疫及破坏生理平衡。具体表现为皮肤变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严重时可引发骨质疏松、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以下是主要损害机制的分点解析:
-
代谢紊乱: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糖异生、抑制外周葡萄糖利用导致血糖升高,同时加速蛋白质分解和脂肪重新分布,引发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等库欣综合征表现。水钠潴留和钾钙流失进一步诱发高血压和电解质失衡。
-
免疫抑制:抑制白细胞功能和炎症因子分泌,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使潜伏感染(如结核)复发或加重,且症状可能被激素掩盖而延误诊治。
-
骨骼与肌肉损害: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减少钙吸收,导致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蛋白质分解加速引发肌萎缩和肌无力,增加骨折风险。
-
消化系统损伤:刺激胃酸分泌并削弱黏膜屏障,诱发溃疡、出血或穿孔,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
眼部和神经影响:前房角黏多糖沉积致青光眼,晶状体混浊引发白内障;中枢神经兴奋性升高可能引起失眠、精神异常或癫痫发作。
-
内分泌干扰: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急性功能不全危象。
提示:使用激素需严格遵循剂量与疗程,定期监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必要时联用钙剂、胃黏膜保护药等以减少副作用。任何调整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