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垂体坏死是席汉氏综合征(Sheehan综合征)的前兆,主要由产后大出血引发垂体缺血性坏死所致,典型表现为产后无乳、闭经、性功能减退及多靶腺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核心机制:妊娠期垂体生理性肥大,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供血骤减,引发缺血性坏死。垂体前叶激素(如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进而累及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等靶腺功能。
-
早期信号:
- 泌乳异常:产后无乳汁分泌或泌乳骤停。
- 月经紊乱:闭经或月经稀发,阴毛、腋毛脱落。
- 全身症状:持续疲劳、畏寒、皮肤干燥、低血压,易被误认为产后虚弱。
-
进展期表现:
- 甲状腺功能减退:黏液性水肿、反应迟钝、便秘。
- 肾上腺功能不足:低血糖、低血钠、易感染,应激时易发垂体危象(如昏迷、休克)。
-
高危人群:有产后大出血史、休克或输血史的产妇需格外警惕,约25%的产后出血患者可能发展为席汉氏综合征。
提示:若产后长期乏力伴随内分泌异常,应及时筛查垂体功能,激素替代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预防关键在于规范产检、避免产后出血,一旦确诊需终身随访。